道人幽栖地,潇洒临江湖。
江湖置外物,妙观造无余。
匆匆从世役,没没已为愚。
何况毫发间,计画穷万殊。
槛外薝林,几前沈水炉。
世人欲问道,指象聊踌蹰。
题招提院静照堂。宋代。韩维。 道人幽栖地,潇洒临江湖。江湖置外物,妙观造无余。匆匆从世役,没没已为愚。何况毫发间,计画穷万殊。槛外薝林,几前沈水炉。世人欲问道,指象聊踌蹰。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 ...
韩维。 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送周希颜游章贡。宋代。陈文蔚。 忆昔吾先师,慷慨歌远游。超忽凌八荒,咫尺视九州。东将征旸谷,挂衣扶桑头。西不畏羊肠,而以摧其辀。南辕有遐眺,直指百粤陬。北驾何所之,亦欲穷燕幽。堕地弧矢志,壮岁无不酬。肯学鄙丈夫,拘剪守一丘。今日因送子,歌此临清流。江深不可极,负重万斛舟。慨然动高兴,不作贾胡留。发足真自此,行矣万里修。倘或跨疲蹇,路长殊可忧。愿言自努力,岁晚当遂谋。江山有会意,寄书传置邮。
枕上闻风。明代。纪青。 疏懒而今成自然,醒来不是听鸡年。霜风一夜寒多少,重理禅衣覆足眠。
水调歌头 姑苏台。宋代。张镃。 孤棹溯霜月,还过阖庐城。系船杨柳,桥畔吹袖晚寒轻。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风调信衰减,亲旧总凋零。认群峰,寻四塔,半烟横。平生感慨,况逢佳处辄销凝。休说当时雕辇,不见后来游鹿,斜照水空明。猛把画栏拍,飞燕两三声。
仲春入直四首 其二。元代。周伯琦。 草芽未绿柳先黄,曲槛重门辇路长。冰雪初销流禁禦,羊沟又见水汤汤。
锦溪馆月夜怀黎惟仁。。欧大任。 夜久众諠息,幽人月下吟。潮来疑涧响,家远似山深。送客烟中屦,期僧石上琴。何由共玄度,于此长禅心。